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前人在山、海、屯、城區留下的歷史足跡,構成台中這塊瑰麗寶地,提供給後人沃饒的文化底蘊。為了記錄下這般好風景,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廣邀全國五十位作家,以「一景一詩人」的方式,結合攝影來呈現《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這本詩集,希冀以詩為臺中土地作註解,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腳步,盡覽山海屯城之美。 本照片選自《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南區‧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篇,邀請作家林廣以詩寫臺中,詩名為〈臺中文創園區〉。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前身為日治時期的「赤司製酒場」(建於1914 年),現址為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 號。隨著時代變遷及交迭,赤司製酒場後來由臺灣菸酒公賣局接管作為第五酒廠。最終因酒廠遷址留下大片建築,便由文化部接管並將它活化成臺中文創發展基地,作為藝術工作坊、展覽空間、小型實驗劇場與多功能會議展演中心之用途,藉此推廣文藝、展現創意。2018年7月30日,更名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現今各館廠已有全新的身分,過去渭水樓曾是包裝材料倉庫,今為園區的圖書館所在地;雅堂館原為米酒成品倉庫及半製品儲酒庫,如今則作為多功能用途的大型展覽場,為臺灣的文創大業盡力;於中央廣場角落的國際展演館前身為包裝作業使用,目前已展出各類型展覽,顯示邁向國際的企圖心。 --------------------------------------------------------------------- 臺中文創園區 ☉林廣 如果你路過園區 請不要戴起墨鏡 拒絕召喚 也不要只顧踩著 忙碌的影子向前走 請稍稍放慢腳步 以懷古的步伐重溫酒香 也許你會想到: 酒,是說故事的水 香,是流動的記憶 老酒桶五彩繽紛的塗鴉 揮灑著畫者閃爍的靈光 不管朝曦或夕暉都在 你我心裡鐫刻創意的深深紋路 讓遠去的流光一一甦醒 有時候,一些市集 也會以動靜不同的聲色 讓時間停駐如牆 讓煩悶退離如汐 眾多影像剪輯出溫暖的浮世繪 如果你路過園區 請不要戴起耳機 拒絕召喚 也不要被寶可夢捕捉 錯失了身邊真正的寶物 請稍稍放慢腳步 找個角落品味古老幽情 或是對著爬滿藤蔓的牆 拍攝歲月流動的軌跡 然後在樹蔭下等待詩慢慢找到你 當酒香與創意連袂而來 屬於你我的故事 屬於臺中的文化 也將凝聚時間與空間 沉澱一罈永恆的甘甜 後記│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前身為公賣局第五酒廠(臺中酒廠)。這曾經飄盪酒香的園區,如今以文藝為拱門,創意為窗口,市集為招牌,表演為動線,開啟臺中另一線文化的天光。 --------------------------------------------------------------------------- 作者簡介: ☉林廣 本名吳啓銘,別名孟真,出生於南投竹山,輔大中文系畢業。曾任教於宜寧、立人、衛道中學等校。現定居臺中,長年積極推廣現代文學創作,臺中是他年少時學習、年長時教學的所在,作品中亦多書寫對鄉土的關懷。早年作品較多抒情詠懷的詩作,1992 年開始嘗試「臺語詩」創作,風格亦轉為社會寫實與懷鄉等題材書寫。出版有詩集《雙桅船》、《樹的象徵》、《蝶之舞》等書,兼及散文《鄉間小路》與短篇小說《夢魘》。曾獲中華民國新詩學會詩運獎、臺中市大墩文學貢獻獎、太平洋詩歌節新詩創作首獎等諸多獎項。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撰寫者
    未知
  • 創作者
    路寒袖;林廣
  • 時間資訊
    入庫日期
    2016/11/0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直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