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臺中夢的苦難與輝煌:吊腳樓,藉由口述記憶片段說明戰後綠、柳川的一段故事。此照片為建國市場內部景象,為廖家瑞先生所提供。 建國市場是為改善綠川附近的流動攤販及違建而興建,當時因為台中市政府資金不足,所以規定要使用「店舖」、「住戶」、「固定攤位」的攤販及民眾,都是要預繳九年十個月的月租金,再抽位置。「臨時攤位」的坪數約一坪大,是後來才規劃的,不用預繳租金。 圓環區的四周攤位為「固定攤位」區,二樓為豬肉及海鮮攤位每日往來的買菜人多,在一、二樓中間的牆面,寫著攤販做生意的理念,要「誠實交易、注重衛生」,當時的宣傳標語,成為最有歷史記憶的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