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在山、海、屯、城區留下的歷史足跡,構成台中這塊瑰麗寶地,提供給後人沃饒的文化底蘊。為了記錄下這般好風景,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廣邀全國五十位作家,以「一景一詩人」的方式,結合攝影來呈現《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這本詩集,希冀以詩為臺中土地作註解,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腳步,盡覽山海屯城之美。 本照片選自《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西區‧草悟道〉篇,邀請作家蕭蕭以詩寫臺中,詩名為〈行草悟道〉。草悟道為位於臺中都會區的綠廊,地點為臺中市西區向上北路;北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南至美術綠園道的帶狀綠色空間,沿線串連市民廣場、科博館、勤美誠品綠園道等地,綿延約3.6 公里,提供給市民散步、踏青的舒展去處。而其命名源自書法裡「行草」的架構章法,透過書法藝術的韻律和流暢來體現此段綠園道的設計觀點。 --------------------------------------------------------------------- 行草悟道 ☉蕭蕭 最初,我們是凡常的人 剛從一家創意美食餐廳走出來 行 草悟道 準備要去好幾層樓的書店挑選好詩 像一對初戀的情侶 心或許繫著心,手卻怯怯不敢牽著手 遠方的雲在牽扯著的 中 字的上頭 牽扯著 淺淺淡淡的水聲模仿著自然的河流 保留十七歲腰的曼妙、蝶的飛舞 學習蘇東坡的文勢在水雲間自在流自在行 學習太極圖的中間軸線優游兩極而不及於兩極 學習師父那顆心,密時不通風 寬時可以跑野馬 容留許多白,也容許揮灑各種顏彩 該斷處 斷 斷處會有乾筆引著看不見的情 牽絲連帶 方折處可以圓轉 藏鋒與露鋒,進退協商有氣相噓 重捺時不妨輕輕長點 這時爵士樂在草地上吸引年輕的眼睛 鄉土民謠拉長了長者的耳朵 行草 悟道 我們隨勢生詩,牽不牽手都可以走上一生一世 2016.10.2 --------------------------------------------------------------------------- 作者簡介: ☉蕭蕭 本名蕭水順,臺灣彰化人,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現為明道大學中文系(國學所)講座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臺灣詩學季刊社長。喜愛詩、新詩舊詩、一切因詩而引申或隱身的心靈悸動。創作集中在新詩寫作、散文寫作、詩學評論上。著有新詩美學三部曲《臺灣新詩美學》、《現代新詩美學》、《後現代新詩美學》;詩集《松下聽濤》、《月白風清》、《雲水依依》、《情無限.思無邪》,散文集《快樂工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