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65年在建國市場前,甘蔗小販以喊價方式吸引客人選購的場景。小販舉著「5」的手勢,代表5毛錢,若無人買單,就接著4毛、3毛往下喊價,吸引客人購買。照片中也可以看見小孩子們正坐在車上,看著商販喊價的過程。而被小販的聲音吸引來的客人,也正在選擇車上的甘蔗。這張照片表達了當時的庶民生活及市集的樣貌。「甘蔗」所衍生出來的糖製品,在臺灣農業經濟發展的歷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一直都是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一畝一畝的甘蔗田,亦成為貧乏年代人們所仰賴的經濟收入,糖業也成了臺灣出口的主力。1975年以前為臺灣糖業的穩定期,而後受到國際糖波動及價格競爭的因素下,致使糖業逐年衰敗,製糖的廠區亦淪為無人的廢墟境地。 余如季此張攝影作品,呈現出當時臺灣糖業仍為經濟主力的時代,而這些蔗農的影像,也是時代巨輪轉動下的匆匆一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