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臺中市南屯區萬和宮老二媽神像近照,可以看到神像臉頰上淚痕斑斑,其背後與當地民間流傳「廖家閨女前來附靈」的故事有關。 媽祖為天上聖母,本名林默娘,不過,臺中市南屯區萬和宮所供奉的老二媽媽祖叫廖品娘,是全臺唯一的在地媽祖。相傳清朝嘉慶8(1803)年,萬和宮增塑第二尊媽祖神像(第一尊神像稱為「大媽」),舉行開光點眼的儀式時,居住在西屯大魚池的廖品娘突然去世,她的魂魄在前往萬和宮的路上,遇到賣針線化妝品的「什細古」(販賣針線女紅小販),請小販轉告家人不要為她傷心,並交代家門前桂花樹下埋有龍銀二元,可以取出使用。後來,廖品娘的父母證實小販說的話,因此當地居民深信老二媽為廖品娘所附靈。 過一陣子,廖品娘的父母思女心切,前往萬和宮拜拜,看到二媽神像流下了一顆淚珠,大家更加相信二媽是由廖品娘附靈,因為看到自己父母來看祂,流下了高興的眼淚。一開始,大家相約每年農曆三月,讓老二媽從南屯犁頭店回到西屯大魚池(現稱「烈美堂」)娘家省親,後來改為每三年回一次娘家,這個習俗從清嘉慶年間至今維持了二百多年歷史。現今,老二媽省親遶境活動由烈美堂廖家後代,於大正14(1925)年所成立的「丹慶季媽祖會」主辦,遶境行程為二天一夜。 「萬和宮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為全臺唯一在地媽祖的信仰活動,結合特有的民間傳說,透過三年一度的活動舉辦,促進西屯和南屯居民的情誼與交流,是具有歷史意義和地方特色的宗教信仰活動,2012年被臺中市政府列為民俗類文化資產。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