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陳耿彬攝神社儀式

這張照片記錄下臺中一代神社遷移到二代神社的過程。臺中的第一代神社設立在臺中公園內,規模較第二代神社小,且靠近人群居住的地方,是當時遠渡重洋來臺的日本人的精神寄託,神社的石燈也多為當地商家所奉納。進入二次大戰時期後,日本本土的軍國主義高漲,因此介入宗教,將神道教提升到國家信仰的層級,是提升、鞏固人民愛國心做法的一環。 臺中的神社,也就從臺中公園移到了水源地,當時水源地離人群居住地較遠,且接近大自然,藉這樣的地理位置來提升神社的崇高與神聖性。1940年的10月25日到28日舉行遷座祭,後來 (1942年)臺中公園內神社在水源地神社興建完成後拆除。 照片中拍攝的地點,可以看到建築物較為宏偉,可見便是在二代神社內。而照片中的神官,在當時是公務員的身分,並非一般平民可以隨意擔任的。戰後國民政府來臺,許多臺灣各地的神社都遭到毀損或做為官兵暫住的居所,也有一部份神社後來被改為忠烈祠,而臺中的二代神社便是如今的臺中忠烈祠。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水源地神社(今臺中市孔廟)
  • 撰寫者
    未知
  • 貢獻者
    提供者
    陳政雄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陳政雄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陳政雄
  • 創作者
    陳耿彬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8/11/06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