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堂」為簡家祠堂,臺中市簡會益宗親會會址所在地,佔地約900多坪,本照片為溯源堂之正立面全景照。 「溯源堂」是一座閩南式建築,採二進式單護龍形式。正面可見第一進為七開間,上方掛有「簡家祠堂」匾額,前方可見龍柱與石獅,內部以木雕、交趾陶裝飾。前殿屋頂為三川脊式,中間較高,左右略低,屋頂上可見向前後垂下、與正脊垂直的「規帶」,與左右二旁向外延伸翹起的「燕尾」。 「簡家祠堂」最初創建於清乾隆年間,簡姓子孫選定在當時拺東下堡、犁頭店街附近之麻糍埔(今臺中市南屯區豐樂里),成立宗祠「溯源堂簡姓公業」,主要祭祀開基始祖簡會益。日治時期配合河川改道,於昭和5年將宗祠重建並轉向為座西南朝東北,歷時六年,於昭和11年竣工,成現今之規模,並改名為「祭祀公業簡會益」。民國36年,再度更名為「臺中市簡會益宗親會」。民國72年,麻糍埔進行都市計畫,南屯溪截彎取直的路徑恰巧經過簡家祠堂,經簡姓子孫向市府申請為古蹟,才得以保存下來。民國85年和96年,溯源堂歷經二度修繕,成今日所見之外觀。 簡家祠堂「溯源堂」保留了臺灣傳統閩南式建築形式,不僅在建築工法上具有藝術價值,同時也是了解南屯區歷史變遷與文化意涵的重要古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