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陳耿彬攝新盛橋街景

這張照片是曾任報社攝影記者的陳耿彬先生所拍攝的,他將鏡頭從現在臺中中區中山路的中山綠橋頭拉往第二市場方向,看似日常的街頭照,卻能以敏感的專業目光,捕捉到新盛橋(今中山綠橋)的鋼筋混凝土橋樑、新藝術風格的鑄鐵欄杆與浮雕、新盛橋通(又暱稱為鈴蘭通)的電線桿、鈴蘭造型的路燈、平野商店的角窗、汽車等展現臺中晉身為現代化都市的重要生活語彙。 1900年公布的「臺中市區設計圖制定」是全臺灣第一個都市計畫,仿造京都棋盤式的都市規劃。1908年,臺灣南北縱貫鐵路全線開通,臺中火車站前的各道路,還有橫跨綠川各橋樑,也因應交通新需求而改建, 新盛橋就是一座完整保存當時已漸成熟的鋼筋水泥建築技術的代表作。 日治初期,電力事業在臺灣的各大城市興起,加上大力推動市區改正計畫的結果,寬敞的新盛橋通就豎立起電線桿與路燈;臺中舊城大量出現了角窗,它述說著臺灣建築從傳統木、磚造進化到鋼筋混擬土的現代化歷程,平野商店的角窗就是一個最佳案例;街道兩側及騎樓立面也設置各種招牌廣告;路旁停著一輛汽車,這些景物,靜靜地告訴我們當時臺中人的日常生活已經相當現代化了。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新盛橋(今中山綠橋)
  • 撰寫者
    未知
  • 貢獻者
    提供者
    陳政雄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陳政雄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陳政雄
  • 創作者
    陳耿彬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8/11/06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