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權助攝工人鋪瀝青

照片中的工人正在為馬路鋪上瀝青,從左方的街道招牌可以看到明光文具行、東興文具行、中台當鋪、濟生醫院等店家的招牌,而當時的施工工人頭戴的也不是今日的工地安全帽,而是斗笠,手持簡單的工具(從照片看來似是農具),雖然從招牌上的字體可以辨認出時代是戰後時期,不過施工工法還是偏陽春。此外,街上可見到騎腳踏車的民眾、撐傘的婦女,以及赤腳走在路上的孩童。 臺中的道路在日治時代,都是由人工以鋤頭、鏟子、畚箕等工具由人工鋪設的,且幾乎都是石子路面。在紀錄中能找到少數有鋪設瀝青的,有俗稱鈴蘭通的新盛橋通,即今日中山路。新盛橋通在日治時期幾乎都是日本人開設的商鋪,街道兩邊布有鈴蘭造型的街燈,故俗稱鈴蘭通。在1930年,為了解決下雨天路面積水的問題,才在這條路鋪上瀝青,可能是臺中最早有柏油路的區域。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新盛橋(今中山綠橋)
  • 撰寫者
    未知
  • 貢獻者
    提供者
    林全秀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林全秀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林全秀
  • 創作者
    林權助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8/11/06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