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張作品為黃馨誼所創作的膠彩畫。黃馨誼的作品以生活中各種提示,描述消逝的時光,如何以不同脈絡的視覺傳達圖像中,擷取記憶中畫面元素,作為創作來源,以及如何將「花或物件」創作思維,透過「內在精神」作延續詮釋,作為內在記憶圖像象徵隱晦的介面,試圖將記憶中的形象轉化成創作的具體圖像符號,藉由膠彩媒介進行心境投射創作的實踐。以下為黃馨誼對其作品的自我詮釋。 第一張作品名為「媽媽的嫁妝」(膠彩紙本,72.5cm x 91cm,2015),從母親的手中接到這件紅外套,串起了一段時間與記憶,時間的傳動軸不因為時間的消逝,仍敘述這歷史的內心情感的轉換與訴說。壓抑著這份感動,將畫面交織出美麗的詮釋,就像是在敘述故事一樣,延續這段紀錄,靜靜地聯繫與母親的感情。 第二張作品名為「風起」(膠彩紙本,91cm x 116.5cm,2017),作品中的蒲公英的種子是離別的圖像符號,是希望的象徵隱喻符號,宛如是滿天飛舞的蝴蝶來回穿梭,似乎聯繫著記憶中的完整與淡淡的嘆息,一頁一頁的串連著不捨情感,點綴著寂靜的空間。乘著風帶著希望各自啟程,美麗的未來在等著自己。使用石青、石綠、岩胡粉在層次中閃耀著厚潤的光芒,形成統一又豐富的調子,這種視覺印象蒙上一層光霧暈化,有點深幽遙遠,逐漸幻化出心物。造成一種迷濛中的空間感,讓蒲公英朦朧的消融在空氣中。 第三張作品名為「顧影自憐」(膠彩紙本,91cm x 116.5cm,2017),早晨,空氣如此清新,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露水在蒲公英的葉間上溜滑梯,幫前一日的空氣溢出的雜物與複雜度,逐漸的純化,湖邊的蒲公英,使之更為嬌嫩了。每枝毛球像披肩散髮,浴後淡妝的少女,各個垂著頭照著湖面,梳妝打扮,等待著朝陽一出,挺直了腰準備新的旅程。畫面揉合了大氣氛圍的創作技法,畫面整體產生平穩,安定的流動感。整張圖使用水氣框架出主題,地面上的積水,反射出天空,天與地相互交疊,纖弱的的花莖撐起重重的毛球,頻頻搖擺的姿態,在碧翠綠葉中零星地點綴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