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的植物為野梨,由生態攝影家李安豐先生所拍攝。 野梨是臺灣特有種的植物,分布在臺灣中部以北的山麓地區,每年3至5月為花期,果期為8至9月。生長於海拔500至1500公尺的森林中。 野梨學名Pyrus taiwanensis,屬於薔薇目薔薇科梨屬,物種最早於1911年在南投被發現,1993年定名,又稱臺灣野梨、山梨、鳥梨、豆梨。屬於喬木型植物,果實小,直徑約2公分,酸澀難以入口,經濟價值不高,通常做為醃漬的糖葫蘆,其木質部分耐蟲害,常被製作成砧板。 野梨在臺中地區主要分布在大肚山、大坑頭嵙山、后里山區,中興大學的中興湖畔也有復育植株。然而野生的並不多見,已屬於瀕臨消失的植物,大肚山學會召集人、文山社區大學吳金樹老師呼籲政府積極重視這些大肚山上的稀有植物的復育,以免後人再也看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