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的植物為島田氏雞兒腸,由生態攝影家李安豐先生所拍攝。 島田氏雞兒腸分布在臺灣新竹、苗栗與臺中,每年9月左右為花期,果期為10月。生長於低海拔的山區,屬於稀有植物。 島田氏雞兒腸學名Aster shimadae(臺灣原生種),屬於菊目菊科紫菀屬,物種於1936年定名,又稱氈毛馬蘭。高約0.5至1公尺,屬於走莖直立草本多年生植物,上部會分枝,表面有粗毛,葉子為湯匙形或倒披針形,兩面都有細毛。花為單生或雙生,直徑約2至3公分大,花瓣為多瓣、白色或藍紫色舌形,花心是黃色。果實為瘦果,呈長橢圓形,成熟時為褐色,上端有紅褐色冠毛。 島田氏雞兒腸在臺中地區主要分布在大肚山臺地,屬於易危級(VU, Vulnerable)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