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謝靜玫 - 孤、期待、搖曳

這三張作品為謝靜玫所創作的膠彩畫。謝靜玫認為創作是一種自我情感的實踐,藉由結合女性裸體與自然的變化,傳遞女性纖細心靈,體驗真實自我。以下為謝靜玫對其作品的自我詮釋。 第一張作品名為「孤」(膠彩紙本、礦物質顏料,116.5 cm x 91 cm,2000),此作品有兩處的表達重點,緊繃有力的臂膀及豐腴鬆軟的肚子,在看似對比的比照映襯下,人物的年齡和心靈傾訴似乎呼之欲出。豐腴鬆軟的肚子,是歲月無情的佔據,老化細胞脫序般的繁殖增加,有如混亂狀況來襲,已經搞亂了身體原有的輪廓,脂肪堆積和鬆弛的皮膚,削弱女人該有的陰性特徵,也許說「性別模糊」會更貼切,中性可能是弔詭的嫵媚、越界的迷離。緊繃有力的臂膀是積壓許久的情緒頂點,那股強大的壓迫感已經沸騰至皮膚表面,即將崩潰。 第二張作品名為「期待」(膠彩紙本、銀箔、礦物質顏料,65 cm x 53 cm,2015),期待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取得平衡,期待在身分轉換間協調自然,期待在工作與創作持續熟成,曲線盪漾的震盪之間,傳遞情感內涵,歲月不斷的累積,期待更深層的自我探索。 第三張作品名為「搖曳」(膠彩紙本、礦物質顏料,116.5 cm x 91cm,2001),形式上是一棵逆光的大樹,擁有多變而青澀味道的色彩。樹幹是由女性裸體構成,是一位少女、不同視點的裸體,她那尚未安定的身體中,她撫摸自己,吻自己的圓肩、臂彎,她凝視自己的胸脯、腿子。撫摸有時是種微妙的快感,有時是一種令人生厭的搔癢,她徘徊不決於童年獨立期與婦女屈服期中間,就是這種猶豫不決,使她的身形像作白日夢般片斷且模糊化,於是少女身體上柔軟的皮膚,優美的線條,日漸突出的性特徵,交錯浮現於大樹幹與小樹枝上。三條柔美的曲線,背痕、臀痕、腿痕。手是溫柔,手是毅力,是枝枒也是綠葉。

基本資訊

  • 副標題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撰寫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貢獻者
    提供者
    謝靜玫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謝靜玫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謝靜玫
  • 創作者
    謝靜玫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20/06/19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直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