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小啄木鳥

小啄木鳥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照片中的鳥類為小啄木鳥,由生態攝影家李安豐先生所拍攝。 小啄木鳥是臺灣相當常見的留鳥,全世界只有分布在亞洲,如:西伯利亞東南部、朝鮮半島、中國東半部、東南亞等地,也是臺灣數量最多的啄木鳥,每年3至6月為其繁殖期。棲息地在中低海拔,約2200公尺以下的山區闊葉林,啄樹洞為巢。 小啄木鳥學名Dendrocopos canicapillus(臺灣特有亞種),英文名: Gray-headed Pigmy Woodpecker,俗稱樹醫生,屬於鴷形目啄木鳥科啄木鳥屬,物種於1863年定名。在臺灣有四種常見的啄木鳥,分別是:小啄木、綠啄木、大赤啄木及地啄木。 體長約16公分,鳥喙形狀為短錐形嘴,喙及腳皆為灰色,眼睛為褐色。頭上為灰色,額頭、眼先、頦部為白色,過眼線為褐色,耳羽為黑色,喉之下為黃褐色,具有黑褐色縱紋。後頸至背部為黑色,翼有白斑,尾羽為黑色。雄鳥與雌鳥大致相同,唯雄鳥兩側的後頭有紅斑。叫聲為短促的「嗶~嗶」聲,啄木鳥的頭骨因應牠們啄木頭的習性,逐漸演化成海綿狀,以減低啄木的衝擊,他們的聽力很好,可以聽到樹幹裡小蟲的聲音。此外,牠們的喙堅硬而尖銳,也利於鑿開樹皮。 小啄木鳥喜歡單獨或是成對活動,爪很有力,用於螺旋式攀爬樹幹,以喙啄食樹皮內的昆蟲,除了昆蟲之外也吃漿果類食物。臺中地區許多地方都可見牠們的身影,包括:臺中都會公園、霧峰峰谷村、霧峰地震教育園區、九九峰地區、霧峰萬豐村象鼻坑、霧峰桐林村北坑巷、太平區炮子林、大坑風景區、臺中孔廟…等地。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其他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未知
貢獻者
提供者
李安豐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李安豐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李安豐
創作者
李安豐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7/12/14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直轄時期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