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五色鳥

照片中的鳥類為五色鳥,由生態攝影家李安豐先生所拍攝。 五色鳥是臺灣相當常見的留鳥,全世界只有台灣才有,每年4至8月為其繁殖期。棲息地在平地至中海拔地區,約2400公尺以下的山區闊葉林,啄樹洞為巢,都市的公園也常發現其蹤跡,屬於完全樹棲鳥類,不會在地面上活動。 五色鳥學名Psilopogon nuchalis(臺灣特有亞種,同物異名: Megalaima nuchalis),英文名: Taiwan Barbet ,俗稱臺灣擬啄木、花和尚,屬於鴷形目鬚鴷科擬啄木屬,物種於1863年定名。體長約21公分,鮮豔的五種羽毛顏色是牠們最明顯的特徵,雌雄同色,體型圓胖,鳥喙形狀為短且粗厚的錐形嘴,整個喙部為黑色,嘴基處有鬚,腳是灰綠色,眼睛為暗紅色,眼圈是褐色。身上的羽毛以翠綠色為其基調,額頭、喉部為金黃色,眼先是紅色、眉線是藍黑色,頰部、頸圈為亮藍色,胸口有鮮紅色斑紋很像是別了一條紅色領巾,下胸至腹部為黃綠色。叫聲為「嘓~嘓~嘓」聲,因為體型胖,不好飛行,路線為一直線,常單獨棲息在樹叢中,因綠色保護色,不容易被發現。 五色鳥喜歡單獨或是小群體活動,以漿果、昆蟲或蜘蛛為食物,牠們和啄木鳥一樣,會以強而有力的鳥喙在枯木上啄洞築巢。臺中地區許多地方都可見牠們的身影,包括:臺中都會公園、霧峰峰谷村、九九峰地區、大坑風景區、大肚山、烏石坑、和平區鳶嘴山、太平區炮仔林、霧峰地震教育園區…等地。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未知
  • 貢獻者
    提供者
    李安豐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李安豐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李安豐
  • 創作者
    李安豐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7/12/14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直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