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萬選居

萬選居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0

位於臺中市豐原區翁社里(當地稱「翁仔社」)豐年路149巷10弄16號的萬選居落成於清同治12年(1873年),是清治時期開墾臺中重要人物張達京的後代,張萬春故居。 建物占地一甲餘,採三進四護龍的客家夥房樣式。當時特聘唐山匠師建造,在建築工法上融合漳、泉、潮州等地工藝表現,如目前保存良好的牆面交趾陶即為晉江一品堂蔡姓匠師的作品。

此外,萬選居內有多副對聯,如入口處有「萬選青錢文傳海內,千秋金鑑名震朝中」,與正廳祠堂外兩旁的「紹祖宗一脈真傳克勤克儉,教兒孫兩件正事惟讀惟耕」,皆旨在惕勵子孫在好學上進之餘亦須保有敬祖睦宗、勤儉持家的美德。萬選居近代出身名人尚包括前臺中市長張啟仲,與前臺中市議長張宏年。 

萬選居於2003年2月已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轄下的臺中市文化資產處統籌管理;目前尚有許多張家後人居住於此,計有二十多戶。自2013年3月起,臺中市的「全國客家日」選定以萬選居作為活動會場,並有在地導覽讓大眾了解並關注客家文化與豐原歷史。 張家是清代中部開發的要角,萬選居又是中部少見的大型宅院,對地區開發史及建築史皆極具意義。主體建築保存完整,經歷九二一災後修復迄今仍能為後人使用與保存,更是見證地方變遷與客家文化的重要歷史建物。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其他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取得對象
楊宏祥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豐原區
撰寫者
楊宏祥
貢獻者
提供者
楊宏祥
創作者
楊宏祥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7/11/05
媒體類型
照片
出版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