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呂敏光 - 三牛圖、春泥、雲深不知處

這三張作品為呂敏光所創作的膠彩畫。 第一張作品名為「三牛圖」(膠彩三層厚宣紙,72.5cm x 91 cm,2011),台灣中部大肚山紅土高地,七、八十年前未經開發,水牛群等耕作山間田園,引人省思的耕農時代,三隻牛意義”奔”字,解釋勤懇、墾地、農家生活、辛苦年代,作者以此詮釋之。 第二張作品名為「春泥」(膠彩厚宣、皮紙,171cm x 91 cm,2006),「人親土更親」。台灣中部的大肚山高地早期乏耕作的養分、土質,尤其雨勢沖刷泥濘與山野,僅有駐守軍隊,保衛這塊持有戰略地位。走過紅土台地,片片層層的紅土岩層,展現他與大自然的地貌特質。作者持一份赤子之心,繪製春泥,表達對這片紅土的誠敬。 第三張作品名為「雲深不知處」(膠彩厚宣、皮紙,77.5cm x 65.5 cm,2017),青綠山水畫是北宋王希孟(公元 1096 年)所繪 《千里江山圖》,為舉世不朽之作。在膠彩礦岩,石綠、頭青、諸色裡由綠松石、藍銅礦(群青)、孔雀石(綠青)等礦石研磨而成。作者持青綠美石繪製此圖,單純表現朦朧山水之美,簡易主色相互敷染、輝映出內心的感受氛圍。 呂敏光臺中市人,創作風格早期水墨線條的薰陶,應用在構圖的架構描繪物象,淡染水干、植物性顏料,爾後鋪陳礦物性岩等顏料。礦物性顏料經多次敷染層次,以堆疊厚實肌裡呈現作品的量感,這部分風格受西藏岩壁畫、敦煌壁畫影響之所以然。在草圖轉印採取薄塗多染、多礬,並做局部設色,礦岩增加渲染畫面層次、氛圍,為主題凸顯色相。 呂敏光於92年 第8屆臺中市大墩美展入選、93年 第52屆南美展國畫部優選、107年 第81屆臺陽美展入選、108年 第82屆臺陽美展入選。

基本資訊

  • 副標題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撰寫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貢獻者
    提供者
    呂敏光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呂敏光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呂敏光
  • 創作者
    呂敏光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20/06/17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直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