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日治時期的大戰役出征人馬比較

此圖為日本政府分析明治37年(1904年)的戰爭型態,檢討軍馬的數量與素質後,確定進行軍馬改良,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日本在甲午和日俄戰爭後,深覺馬在戰場上有其重要性,因此從明治37年4月7日開始實施愛馬日。愛馬日實施之後,在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日本開始了第一次三十年的馬政計畫。這項計畫一開始就以三十年為目標的長期事業(1906年~1935年),是一個龐大且深入基層的藍圖,以擴大增產和改善日本馬匹的素質。首先,明治39年(1906年)5月30日頒布的第121號敕令,在內閣設置新的專屬權責機關―「馬政局」,負責改善和繁殖馬匹。(文字摘錄自《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詳見關聯資源網頁)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未知
  • 貢獻者
    提供者
    郭双富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林慶弧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郭双富
  • 創作者
    林慶弧;郭双富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9/10/17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