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馬耕田的實驗場景

此照片為日治時期,高雄以馬耕田的場景,為郭双富所先生提供。 自古以來臺灣就無原生馬,基本上都是由他地移入,馬在臺灣算是稀少的動物品種,移民臺灣的漢人農民使用獸力的習慣,一直以來都是重牛輕馬,最早的移民捕獲當時的原生種黃牛豢養,後來又從中國沿海移入水牛當成使役牛,從此使役牛的繁殖日益繁盛,成為農民主要的助手。日本農業技師對於菲律賓的ポニー種馬(矮種馬),似乎不太滿意,僅能從事馱物與耕田,若與牛的耕田能力相比卻又差一截,因為不好使喚,騎乘與駕車的效能也沒有特別優異。因此照片中仍然是以牛為主力,馬只是實驗的對象。(文字摘錄自《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詳見關聯資源網頁)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未知
  • 貢獻者
    提供者
    郭双富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林慶弧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郭双富
  • 創作者
    郭双富;林慶弧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9/10/17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