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由余如季拍攝,1968年臺中市中區市府前廣場噴泉池改建完成的景觀,亦可見於《形神化境-余如季見證臺中一甲子》一書。 第六屆臺中市長林澄秋於任內(1968-1973)特聘景觀藝術家重新設計市政府前噴水池,加上寶劍造型雕塑,並飾以天鵝與原住民圖騰。但接任的陳瑞堂市長後將寶劍造型拆除。 後方的臺中州廳為建於日治時期的官署建築,完工後先後成為臺中州及光復後臺中市政府所在地,直至2010年升格直轄市後遷往臺灣大道市政大樓。廳舍由森山松之助設計,1918年完成第一期,後經歷四次擴建,於1938年完成現行規模。整體設計為仿法國馬薩風格,入口則設有車寄(門廊),這也是日治時期官署建築的重要特徵。2006年公告為歷史建築,登錄名稱為「臺中州廳附屬建築群」。 余如季(1932-2016)學生時期便對攝影有濃厚興趣,1953年進入臺中市政府工作後主題多聚焦在人物、市政推動與執行,也成為各大報與電視臺中部新聞的特約攝影記者。此外,余先生也應各單位之邀拍攝紀錄片,由於累積掌握新聞事件時效性,與挖掘新聞敏銳度的經驗,屢獲電視金鐘獎入圍與得獎。而他累積多年的生態攝影作品,亦被剪輯加入電影《白鷺人家》劇情中,獲得金馬獎、亞洲影展等獎項。 余如季先生以攝影之眼、藝術之心持續創作不輟,豐碩的作品為臺中保留都市記憶,是極為重要的歷史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