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中市中區的臺中車站,是自1905年至2016年10月15日臺中鐵路高架化通車前所使用的車站。由於周邊連結許多公路、國道客運與市區公車,至今仍是臺中都會區重要的交通轉運樞紐。本圖是1956年余如季所攝之站前景觀,亦可見於《形神化境-余如季見證臺中一甲子》一書。 第一代臺中車站採日式木造平房。隨著運輸量成長,1917年第二代「臺中驛」完工,即為現今保存車站建築的主體風貌。由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工務課設計,紅磚造站體,屋頂為洋式木構造銅板瓦,月台則為鑄鐵構造,與總督府(今總統府)同屬「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辰野式建築。光復後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持續擴建整修,1995年站體與月臺被指定為二級古蹟(今文化部所轄國定古蹟)。2016年新臺中車站啟用,原臺中車站預計結合站前廣場與周圍相關文化資產,轉型為歷史文化地標。 余如季(1932-2016)學生時期便對攝影有濃厚興趣,1953年進入臺中市政府工作後主題多聚焦在人物、市政推動與執行,也成為各大報與電視臺中部新聞的特約攝影記者。除此之外,余先生也應各單位之邀拍攝紀錄片,由於累積掌握新聞事件時效性,與挖掘新聞敏銳度的經驗,屢獲電視金鐘獎入圍與得獎。而他累積多年的生態攝影作品,亦被剪輯加入電影《白鷺人家》劇情中,獲得金馬獎、亞洲影展等獎項。 余如季先生以攝影之眼、藝術之心持續創作不輟,豐碩的作品為臺中留下極為重要的歷史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