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力倡修新竹都城隍廟的鄭肇基

        地方仕紳贊助寺廟之修繕改築是臺灣社會歷史的傳統,清代臺灣寺廟的柱聯或匾額多可見當地望族捐獻之落款,有利於我們研究寺廟發展史。

        以新竹都城隍廟而言,清末竹塹城的墾拓先賢如王世傑、林占梅(潛園主人)與鄭用錫(北郭園主人)等皆對廟之修繕出錢出力甚多。鄭肇基為新竹望族北門鄭家後代,他捐六千圓,為碑上最高額者,也是總工程費六萬多元的十分之一。

        在鄭肇基的主導下,發起人決定禮聘剛完成艋舺龍山寺與臺北孔子廟的王益順擔任改築設計匠師,從1924年(大正13年)起工至1937年(昭和12年)才陸續完工。現在新竹都城隍廟牆上的1937年(昭和12年)所立大理石碑可見到鄭肇基為發起人之首。附圖為古建築學者李乾朗教授所提供之鄭肇基肖像。

        

基本資訊

  • 出生地點-縣市區
    新竹市
  • 生年月日/時期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國籍
    臺灣
  • 撰寫者
    李乾朗
  • 卒年月日/時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性別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參考資料
    李乾朗,《新竹市都城隍廟建築藝術與歷史》,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新竹市都城隍廟,1998。 李乾朗,《第三級古蹟新竹都城隍廟調查研究暨修護計畫》,新竹市:新竹市政府,200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