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雄州潮州郡ボンガリ社(Bongari,望嘉社)置物手繪圖

此為千千岩助太郎於1944年(昭和19年)1月2日調查高雄州潮州郡ボンガリ社(Bongari,望嘉社)排灣族屋主ガト.ガラガイ(Gato Garagai)排灣族日常用品及衣著,包含甕、簍、服飾等手繪圖。

甕包括各種形式、用途、排灣語名稱等。竹邊簍包括圓形、方形、背簍、木盤等,用途包括收納衣物、芋頭食物、各式尺寸。服飾包括男裝、女裝之細部衣飾元件說明,有衣領、衣帶、上衣、扣、衣襟、包括其各樣部件、飾品,隨身獵具蕃刀、弓、矢、鐵砲獵槍,襟飾、豬牙、花飾等飾品,及其排灣語名稱。還有鐵鍋、舂臼、杵等廚具記錄。

ボンガリ社(Bongari,望嘉社)於日治時期原座落於新埤庄餉潭(註1)東側約13公里處,望嘉溪左岸標高約670公尺傾斜處。1951年(民國40年),正式遷至今望嘉國小後方Marutaqurv此地 ,後該地帶因地質鬆軟、地勢嶮峻不宜久居,旋於1956至1957年(民國45至46年)再遷移至屏東縣來義鄉丹林村,望嘉排灣語為「Vungalid」,有世外桃源之意。


原住民家屋調查者介紹:

此批照片及測繪圖手稿為日本建築教育學者千千岩助太郎於1935至1944年間(昭和10至19年間),約10年歲月於全臺、蘭嶼調查拍攝,共進行17次踏查,共調查7族,踏查101個部落百餘棟家屋,照片約1千3百多張,測繪圖手稿4百多頁。

千千岩助太郎生於1897年(明治30年)於日本九州,於1925年(大正14年)4月來臺,任教於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註2)建築科;1943年(昭和18年),轉任於臺南高等工業學校(註3)擔任教職,1947年(民國36年)離臺,1991年(民國80年)逝世。

在臺期間熱愛登山,在登山之餘,不忘建築本業,前往原住民各部落,拍攝家屋每一面向,並手繪家屋及附屬建舍平面、立面圖等測繪圖,為臺灣原住民傳統家屋留下珍貴研究史料。

註1:新埤庄餉潭為今屏東縣新埤鄉餉潭村

註2: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1948年改制成為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1997年升格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註3: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56年改制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1971年改制為國立成功大學。

參考書目:黃志弘、楊詩弘《千千岩助太郎台灣高砂族住家調查測繪手稿全集》,臺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2012;千々岩助太郎著,《台湾高砂族の住家》,東京:丸善,1960;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高砂族調查書第五編》,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38

撰寫:黃志弘

審訂:王惠君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撰寫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貢獻者
    捐贈者
    千千岩力
  • 創作者
    千千岩助太郎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44/01/02
  • 資料使用語言
    日文
  • 媒體類型
    手稿及手抄本
  • 出版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