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金義順真人藝閣

這張照片攝於1983年(民國72年),是雲林縣辦理春季藝文活動花燈展時所拍攝。北港花燈、真人藝閣和各式陣頭是台灣最有特色的宗教民俗活動,如果北港自謙第二,沒有其他地方敢說自己是第一。這樣的觀點幾乎可以說是老一輩台灣人的共同記憶,更不用說在北港。所以北港文史工作者蔡享潤說,在北港只要跟媽祖有關的事,所有人都會跑出來。

真人藝閣是北港重要的特色,至今不輟。這座藝閣的製作相當華麗,車上7童的服飾、髮飾、配件莫不精巧,爭奇鬥豔。另外台車上的各個神獸維妙維肖,可以推測是出自高明的工匠之手。台車藝閣周邊的水車堵櫥窗以剪黏訴說不同故事,更見其華麗。無怪乎北港人一直以來都以真人藝閣遊行自豪。

這座藝閣是由「豬肉商 金義順」恭賀聖母聖誕所製作。金義順是笨港地區屠戶所組織而成的行郊,也是護持朝天宮媽祖的重要組織之一。金義順比較有趣的地方是在新港郊規約書中訂下有事相扶,無事各安其位的入會條款,如果發生有外人滋擾鬧事,成員置身事外的話,根據規約是可以懲罰該成員的。這些屠戶都拿著殺豬刀,又是這麼一個規約嚴謹的組織,想必沒有什麼人敢觸及逆鱗。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田野訪問調查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拍攝: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3/03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