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鬼太鼓座與太日樂集

一生懸命已經成為在台灣許多店家或工藝匠人常用的詞彙,不過對太日樂集創辦人張呈遠來說,四個字背後的精神和意涵卻是相當沉重。樂團在創立之初選擇以鼓為特色,為此還買了個和太鼓。不過這時還不知和太鼓演奏的技巧,直到日本鬼太鼓座找上門,並被他們舉止所震撼,一生懸命自此成為太日樂集的內在精神。

2014年日本鬼太鼓座受邀到雲林農業博覽會表演,他們並沒有自備和太鼓,所以在雲林縣政府文化處協助下找上太日樂集,而張呈遠也二話不說馬上出借。但是再接下來的畫面卻讓張呈遠以及團員們震撼不已。日本人多禮自不再言,但是當這些表演者接下和太鼓之後,整個氣場為之一變。莊嚴肅穆不僅表現在他們的神情上,也表現在他們的禮儀。面對太和鼓行禮,面對出借者行禮,那是一種敬仰天地傳統,尊敬幫助者的一種態度。鼓聲一起,震撼在場所有太日樂集團員的心靈。

在農博的表演會場上,日本鬼太鼓座為了讓太日樂集看清楚演奏技巧,還特別安排他們靠近表演區的位置。表演中的一舉一動吸引著張呈遠和團員的注目。表演結束,鬼太鼓還特別在觀眾面前感謝太日樂集出借和太鼓。鬼太鼓座讓張呈遠看到傳統與樂音的關係,也引導太日樂集的蛻變。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1、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2、 田野調查訪談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太日樂集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4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