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是在2004年拍攝,廖文和應邀參加雲林縣政府國際偶戲節的活動所留下。廖文和出道並不算早,他在1976年(民國65年)成立布袋戲團,當時可以說是布袋戲的全盛時期,布袋戲從內台戲走進攝影棚,風靡大街小巷。不過有上坡就有下坡,而廖文和的布袋戲團成立正好在布袋戲的下坡剛開始時。
商場上說景氣在怎麼不好,也有人會賺到錢。廖文和就是有這樣的本事。雖然布袋戲在褪流行,他卻率先製作超大型戲偶,以及誇張到不行的大型戲臺與布景。超大型戲偶不好操作,所以他又研究和改良布袋戲的演出方式。當然,努力總是會被看見,經過多年的演出立下的口碑,他在2000年榮獲行政院文建會文耕獎,2003年又獲第一屆雲林文化獎,也奠定他在台灣布袋戲界的地位。
廖文和布袋戲團經常參與國內外大型偶戲節慶的演出,自創的「大勇俠」戲目把雲林布袋戲的傳統與傳奇帶到世界各地。細膩的人偶操作,戲偶維妙維肖的肢體動作,都成為外國人士認識台灣的窗口,也在國內慢慢找回布袋戲流失的觀眾和支持者。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