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鐘毓社的古匾與供桌

土庫順天宮虎邊偏殿為鐘毓社,主祀文昌帝君,該祠的由來,曾記載於《雲林縣採訪冊》,在〈大坵田東堡/祠〉的項目下寫著:「鍾毓社祠 在縣西十七里大坵田東堡大崙腳莊;祀文昌帝君神像。廟宇兩進,左右廊房十間。道光初,署彰化縣楊桂森捐建;收塗庫街荖葉糧稅,以備春、秋兩祭之費。」

依據1903年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大坵田堡舊慣調查〉記載,大崙腳莊約在今虎尾後庄一帶,而1904年《台灣堡圖》亦標示出後庄西南方有一「祠廟」建築符號,蔡侑樺先生透過日治時期土地登記簿的考證,該祠廟即為鍾毓社。

然大崙腳莊因為北港溪水患、咸豐3年曾雞角事件、同治年間戴潮春事件…等災禍交加下,逐漸沒落,人民漸往土庫街遷徙,而鍾毓社也遷入土庫順天宮。

現在的鍾毓社是在昭和年間隨著土庫順天宮而翻修重建,目前仍存昭和戊寅年(1938)的「柄掌文衡」匾額與昭和丁丑年(1937)鐘毓社社員所敬獻的供桌。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田野調查 2、 蔡侑樺,建構寺廟—日治時期地方經濟與宗教統合政策:以 1930 年代土 庫順天宮改建為例
  • 撰寫者
    李漢鵬
  • 創作者
    拍攝:李漢鵬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