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德龍宮

德龍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霧社德龍宮所在位置在日治時期原本是「霧ケ岡社」,遺址位於南投縣仁愛鄉霧社消防隊旁的介壽巷內,進入小巷上行約一、二分鐘,可見一紅色鳥居及石階步道通往德龍宮,這座鳥居就是霧ケ岡社的遺跡。石階步道的兩側欄杆外, 各有一座廢棄的霧ケ岡社的石燈籠。從德龍宮前的廣場,可以遠眺霧社街道和萬大水庫。霧ケ岡社於1932年(昭和7年)12月16日鎮座,祭神為天照大神、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例祭日為每年的10月28日。 戰後改為祭祀開台聖王與福德正神,1947年迎關聖帝君、關聖太子、周大將軍、城隇尊神、七爺、八爺等神尊奉祀,另居民劉春龍從萬大尋到樟木雕神農大帝等神尊共祀於堂。 1958年政府推行儒家教育故改稱「孔子廟」,1960年改稱「德龍宮」。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024383
所在地-經度
121.133859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臺灣に於ける神社及宗教》(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1943);陳永龍、鄭安睎,《卑亞南古道與聚落研究報告書》(屏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11);全國寺院宮廟基本資料-內政部,檢索日期:2020年8月7日,網址:https://www.moi.gov.tw/files/civil_download_file/11.%E5%8D%97%E6%8A%95%E7%B8%A3.pdf
撰寫者
楊飛容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