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紅棗種植第一人為苗栗公館石墻村的陳煥南,1875年(光緒元),友人從廣東潮安攜贈兩株紅棗種苗,相傳源自慈禧太后所尋全中國最好的種苗,一開始只是給小孩子當零食吃,沒想到卻自此在公館生了根。歷經陳煥南、陳捷順父子二代,該2株紅棗樹根蘗苗,並無移植或擴大種植,在當時紅棗被視為珍貴的藥材和高級水果,並不輕易贈送人家,因此這兩株紅棗樹,也就是今日公館鄉紅棗觀光農園獲取苗木最早的根蘗苗母樹。
公館鄉內的紅棗樹經過一百多年來的獨立演化,已經和大陸的現有品種產生區隔;農業改良場專家則把公館的紅棗稱為「煥南種」,發展為尖頂和平頂兩個品系。
據在地居民回憶,石墻村家家戶戶從祖先就開始種紅棗,已經流傳了百年,紅棗樹鄰近家屋,孩子回家就隨手摘來吃,是最天然的糖果,因此村人都採行無毒友善耕種,愛護家鄉人與土地。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