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祭祀菜餚炸酥肉

祭祀菜餚炸酥肉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每當過年過節,祭祀或者宴客,雲南「辦大桌」都會有炸酥肉(如圖),通常是雲南傳統是以豬五花或豬里肌切成一口的大小,拌入雞蛋、麵粉、花椒、草果等等的香料,醃製1小時以上再下鍋油炸金黃,鹹香、酥脆、爽口,在餐桌上是大人小孩都愛不釋口的佳餚。勝利商號的媳婦彭述華的製作方式卻與傳統作法不太一樣。將大碗中混合雞蛋、麵粉、香料的豬絞肉用湯匙塑形後放入滾燙的油鍋裡炸,她提到因為公公、婆婆年紀已大,牙口不好的他們對於富有嚼勁的塊狀豬肉其實並不能輕鬆咀嚼吞嚥,於是她將豬里肌換成豬絞肉。這改良版的炸酥肉其實外型與原本的相去不遠,不過酥脆的外表裹著鬆軟的絞肉,一樣讓全家人在重要的節慶中能夠圍著餐桌盡情享用。通常過節、祭祀準備菜色必須有一定的份量,彭述華會將吃不完的炸酥肉放入菜湯中,讓酥肉吸滿湯汁,酥肉的多種香料調味也能豐富菜湯的風味。

彭述華,勝利商號的媳婦,雲南雙江縣人,年幼時與家族逃離家鄉後定居在泰緬邊界的美賽(Mea Soi),從小在母親胡蔭蕙身邊幫忙,婚後跟著婆婆彭學古傳承雲南家族的風味。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撰寫者
虞薪澄
貢獻者
創作者
虞薪澄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20/11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