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張照片為李美雲女士的外婆穿著旗袍的的個人黑白照,旗袍外型採立領、圓襟,雖因相紙本身質地問題無法推測旗袍用布的質地,但布料上的圖案應為印製形成,因台灣本地直到1970年代前,本土紡織業並不發達,布料與鈕扣、拉鍊等副料極度仰賴進口,故推測此件旗袍用布應為進口布料。
此照片推估攝於日治時期大正年間(1912-1926),當時日本政府對台灣女性的著裝並無硬性的規定,故在1930年後段至1940年代強力推行皇民化運動前,台灣婦女的穿著十分多樣,除傳統漢人的衫裙、衫褲外,也有和服、洋裝與旗袍等。
此張照片為李美雲女士的外婆穿著旗袍的的個人黑白照,旗袍外型採立領、圓襟,雖因相紙本身質地問題無法推測旗袍用布的質地,但布料上的圖案應為印製形成,因台灣本地直到1970年代前,本土紡織業並不發達,布料與鈕扣、拉鍊等副料極度仰賴進口,故推測此件旗袍用布應為進口布料。
此照片推估攝於日治時期大正年間(1912-1926),當時日本政府對台灣女性的著裝並無硬性的規定,故在1930年後段至1940年代強力推行皇民化運動前,台灣婦女的穿著十分多樣,除傳統漢人的衫裙、衫褲外,也有和服、洋裝與旗袍等。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