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瀛社

臺北瀛社(1909迄今),與臺南南社、臺中櫟社並列為日治時期三大古典詩社,惟其運作延續至今,是三社中僅存者。

1909年(明治42年),由《臺灣日日新報》漢文部記者謝汝銓(雪漁)、林湘沅(馨蘭)首倡,廣邀北臺文人舉行成立大會,成立之初,社員就有80人左右,平日進行擊鉢例會,逢節慶或與他社聯吟,則另推多人協助會務;由於核心成員皆為《臺灣日日新報》的記者,藉由傳媒之力,以及殖民當局的支持(《臺灣日日新報》具有半官方的身份,被視為官報的代表),很快就發展為北臺第一大社,全盛時期社員超過200人。

瀛社初期未設社長,1918年(大正7年)推舉洪以南為首任社長,1927(昭和2年)謝雪漁繼任,社務便多由謝氏統理,進入戰爭期時,南社、櫟社活動皆衰,惟瀛社活動不輟;戰後櫟社又吸納中國來臺文人,如孔德晟、羅尚、何志浩等人,持續注入新血,而在謝雪漁逝世(1953)後,魏清德、李建興(紹唐)、杜萬吉、黃鷗波等人的經營下,在臺灣保有一定的聲望,並多次承辦戰後的「全國詩人大會」,2005年改名為「臺灣瀛社詩學會」。

此外,瀛社於創設60、70、80、90週年時,出版《瀛社創立六十週年紀念集》《瀛社創立七十週年紀念集》《瀛社創立八十週年紀念集》《瀛社創立九十週年紀念集》,為詩社留下重要的史料與活動紀錄。


上圖為《臺灣日日新報》關於瀛社創立的報導,瀛社的見報率是三大詩社之冠。

基本資訊

  • 別名
    臺灣瀛社詩學會
  • 撰寫者
    江寶釵、梁鈞筌
  • 參考資料
    瀛社,https://www.tpps.org.tw/forum/about。 瀛社簡史,https://www.stone.com.tw/tpp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 瀛社,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541。
  • 時間起
    1909
  • 相關作品
    《瀛社創立六十週年紀念集》《瀛社創立七十週年紀念集》《瀛社創立八十週年紀念集》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