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福南鋼鐵公司-梁新總經理口述II

據福南鋼鐵的董事長梁新口述,關於廢五金在台灣經濟起飛階段,扮演的關鍵角色。尤其1976年到1978年,是台灣的產業轉型期,機器自動化,取代人力操作,工廠紛紛更新機器設備,以降低成本。1970年代後期,台灣進行包括十大建設與大量公共建設,「下腳料」多為鋼材,此時期,從日本進口大量舊機器設備,正好幫助當時的台灣工廠以最低成本,完成技術提升,如拆船廠利用馬達改裝車床,當時的高雄市八德路、公園路、十全路,即為廢五金重要聚集點。梁新稱,廢五金對當時台灣產業影響巨大,沒有廢五金支援,就沒有傳統產業,也就沒有台灣的經濟起飛。至於福南鋼鐵的轉型,從1977年到1978年擴廠,改生產特殊鋼鐵;1991年後第二次擴廠,並與日本川崎重工業合作,轉型成經銷商。最後談到臺灣於2003年,面臨中國市場低成本、低物價的競爭,為產業的最大問題,且當時企業界「前進大陸,債留台灣」的經營策略,實為對台灣最大的傷害。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
  • 管理者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
  • 資料來源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生活中心勞工博物館紀錄影片場記表-No. 145-福南鋼鐵公司/梁新總經理(II)
  • 創作者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03/12/02
  • 媒體類型
    影片
  • 存放位置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6樓高敏度庫房
  • 時間分期
    1974年至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