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純青(1875-1956),名炳南,幼名丙丁,字純青,以字行,晚號晴園老人,台北樹林人,原籍福建泉州。幼從王作霖學,能作八股文,乙未割臺後,致力於實業,創立樹林造酒公司,家境富裕,受到當局器重,歷任桃園廳樹林區長、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長、樹林信用組合長、樹林畜產組合長、臺灣畜產協會理事、桃園水利組合評議員、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等公職多達一百餘項,並授配紳章。1941年(昭和16年)辭去公職,舉家遷居臺北圓山,名之為「晴園」,自號晴園老人。戰後歷任臺灣省農會理事長、省參議員、土地銀行暨合作金庫監察人、大同中學校董會理事長、臺灣文化協會監事、國語日報董事、新生報設計委員會委員、臺灣省通志館顧委會主任委員、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等,1954年退休,仍任多向公職。
黃純青喜好吟詠,日治時期曾參與詠霓吟社、瀛社,戰後與林熊徵(字薇閣)創立薇閣吟社,並舉辦最早的「全國詩人大會」。晚年親自刪訂《晴園年譜》、《晴園詩草》、《晴園文存》、《八十自述》等書,惜未刊,今僅《晴園詩草》上卷有龍文出版社之手稿影本出版。
子四人,惟三子黃得時繼承文學一脈,能詩文、並致力於中國文學、臺灣文學、日本漢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