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虎尾新春閣

1906年(明治39年)大日本製糖會社於虎尾設廠,3年後第一工場正式開工,吸引了大量的勞工移民,帶動虎尾市街迅速發展,隨之出現文化教育、公共醫療、消費娛樂等空間場所,虎尾人記憶裡的「三大名樓、五大名閣」也在此時出現。(新高樓、玉美樓、朝鮮樓、新春閣、春風閣、朝鮮閣…等)

所謂名樓、名閣,也就是酒家、酒樓的意思,提供精緻料理、酌婦侍酒、藝旦表演等服務,作為本地知識分子和富紳文人交際和飲宴的場所。現虎尾日治時期所設立的酒樓只剩下「新春閣」與光復路的「新高樓」建築還保存著。

新春閣位於虎尾和平路和華南路口,為一五開間立面的建築,屋頂有折角飾帶,隱約可見「新春閣」三字脫落之痕跡,現為虎尾老字號書局-文峰書局所使用,鄰近的商店也大致保存著日本時代的樣貌。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走踏咖啡棧
  • 撰寫者
    李漢鵬
  • 創作者
    拍攝:鍾芷羚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日治時期明治年間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