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港傳統大燈

農曆3月19、20日是北港迎媽祖的日子,有陣頭、藝閣、花車及表演,行列長達四、五公里,熱鬧非凡,每年均吸引許多香客和人潮。

走在遶境隊伍前方,由人力推動的「大燈車」是北港迎媽祖的特色之一,近百個大燈浩浩蕩蕩的前進,十分引人注目。每一對大燈代表參與遶境的鋪會、公會和轎班會等團體,象徵著過去北港商業的繁華和媽祖信仰的興盛。

這些大燈都是由北港五代祖傳的森興燈籠店所製作,林聰賢師傅說,燈有祈求吉祥之意,北港的大燈是竹子所作,以白色為底(其他地方多為黃色),書寫地名用綠色、宮廟壇宇的名稱用深藍色,神明的封號則使用紅色,如果要畫人物或吉祥圖騰,顏色要再另外調。

林聰賢堅持以傳統的古法製作燈籠,祖輩怎麼做,他就那樣做,因此有人說他太頑固,但他說,燈籠是用在祭祀,絕對不能做的太花俏而有失莊嚴。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林聰賢口述
  • 撰寫者
    李漢鵬
  • 創作者
    拍攝:李漢鵬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