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李明松與材燒窯

照片是李明松在老土藝術工作坊中的材燒窯,目前已經沒有使用了,原因很簡單,因為材燒過程會產生黑煙不環保,容易引起鄰人的抗議以及環保局的稽查。雖然不再使用,但這座材燒窯在李明松的生命中仍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材燒窯是相當考驗陶藝師的耐力和燒陶技術。從排窯開始就是一門專門學問,待燒胚體在燒窯內的排法決定了火路的路徑,而且一次燒窯不會只燒一件作品,可能是上百件,因此要考慮每件作品的受熱以及火路竄燒的情形,讓火痕繞在作品上面。除此之外,如果排窯沒排好,可能在燒到一半時就倒窯,所有的心血都將付之一炬。

窯燒的溫度也是關鍵,這也是材燒窯最難控制的部分。每一階段的溫度都會對胚體有著重大的影響,決定作品的成敗。李明松通常做好造型之後完全不上釉,而是讓木柴燃燒過程中在窯內隨著熱氣四處飛舞的灰燼在高溫融化後附著在胚體上,而形成自然的落灰釉,從而使他的作品在色澤呈現多樣貌的變化。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田調採訪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拍攝:許逢麟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09/26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