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摸壽

在以前買賣一頭牛跟買一部進口車一樣,要考慮再三,選了再選。所以對農夫來說,買牛是大投資,也是一輩子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農夫對於牛隻的瞭解畢竟沒那麼專業,甚至有些人還是第一次買牛,因此就有一些步驟來判斷選定的牛隻好不好。北港文史工作者紀雅博說,一般有4個步驟,「摸壽」、「試步」、「考車」、「試犁」等。

這張在北港牛墟攝於1981年(民國70年)的老照片,圖中的這位農民正在摸壽,也就是第一個步驟。摸壽簡單地說,就是看牛的年齡。牛、馬都可以用摸牙齒的方式來斷定老幼,所謂「馬齒徒長」就是說年歲徒增,但是卻沒有什麼作為。牛也一樣,所以買牛的人會伸手到牛嘴裡,摸牛的門牙和臼齒的數目,也有人稱之為「摸齒」。

紀雅博先生說,摸壽除了瞭解牛的年齡之外,還可以摸出這頭牛是否健康或發育是否良好。民間有一種說法,牛有8前齒,如果摸到9齒就是牛公,10齒則為牛王。牛王不僅表示牛隻很強壯,據說也會為農夫帶來富貴。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田調採訪 2、 紀雅博先生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拍攝: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1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