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芳苑許家甄與許家蚵嗲」之訪談錄

此影音檔案為許家甄對於經營許家蚵嗲事業的口述訪談,是芳苑小小文史探險家於2020年8月13日拍攝,由許家甄的兒子許淳閔擔任主要訪問者,地點在彰化縣芳苑鄉的許家蚵嗲。

芳苑鄉位於彰化西南方的海邊,當地產業多為水產養殖,人們以養殖牡蠣維生。隨著臺灣都市化程度增加,芳苑就業條件困難,1986年生的許家甄懷著對大城市的憧憬,離開家鄉前往臺中工作。2008年臺灣受金融海嘯衝擊,許家甄與哥哥回到芳苑,在最繁華的芳樂街與中央路上開店,使用自己家的鮮蚵經營蚵嗲生意。

許家甄回憶,她父親原本是水電師傅,但當年修理水電常被積欠費用,下海採蚵上岸即可有現金收入,故討海人生一做就是四十多年,但因為採蚵太辛苦,她父親絕不讓小孩繼續從事牡蠣養殖的工作。剛回到芳苑的許家甄不能採蚵,想開蚵嗲店卻不會製作蚵嗲,只能上網找食譜,經過不斷地嘗試,終於做出滿意的成品。許家甄表示,她的蚵嗲只用當天最新鮮的材料,像是從市場買的韭菜配上父親每日限採的蚵仔,連配蚵嗲的醬料都是自己手工製作,客人尤其最愛她們家的辣椒醬。她大方公開秘訣,辣椒醬只使用朝天椒,加一點的醬油、蒜頭增加香氣,最後再加些許糖避免死鹹,客人吃過之後都被辣得十分過癮。

許家蚵嗲從開店至今,一轉眼已12年,這段時間許家甄早上4點就必須起床備料,直到下午6點才結束營業,她身為少數返鄉的芳苑青年,帶著與生俱來不輕易服輸的討海精神,靠著自己的雙手撐起一片天。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胡朝欽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20/08/10
  • 媒體類型
    影片
  • 參考資料
    周樑楷,〈認識你自己:大家來寫村史與歷史意識的自覺〉,《當代》211(2005年3月)。 張弘毅,〈大家來寫都會史:理論的分析〉,「應用史學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2013年6月22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 洪勝湖,〈尋找番仔挖〉,收錄於《彰化縣二林區地方學》,彰化:二林社區大學,202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