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芳苑林粉的採蚵記憶」之訪談錄

此影音檔案為林粉之口述訪談,是芳苑小小文史探險家於2020年8月12日拍攝,由林粉外孫陳宥學擔任主要訪問者,地點在彰化縣芳苑鄉林粉家中。林粉嫁到芳苑超過一甲子,是當地非常重要的耆老。

芳苑鄉位於彰化西南方的海邊,居民多以養蚵維生,林粉來到芳苑後跟先生一起從事採蚵工作,談到過去的辛苦,林粉眼淚再也止不住。她表示,過去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先生雖然從父親那分得一塊蚵田,但仍需要向別人採買蚵苗,在湊不出錢的情況下,她只能用標會解決,每期的費用壓得她喘不過氣。那時,林粉的先生拉著海牛車賣牡蠣,自己除了幫忙採蚵仔外,甚至需長時間坐著剝蚵殼,讓她的腰背疼痛不堪,經常痛到眼淚都流出來,但為了賺錢供應孩子念書,眼淚擦乾,咬著牙也要繼續撐下去。

芳苑討海生活極其不易,牛車雖然可以運載較多的蚵仔,但也容易發生危險。她提到,家裡曾經養海牛,由她自己駕駛開牛車,有一天,牛車行駛到一半,海牛突然受驚暴衝,林粉被牛車拉著拖行好幾公尺,現在胸口上方,還留有當時意外發生時所留下的傷疤。儘管林粉與先生努力打拼,但賣蚵的收入仍舊有限,只能讓孩子們讀到國中畢業,現在還是跟他們一樣從事採蚵的工作。故林粉阿嬤最大的心願,是希望孫子們能好好念書,長大後能有其他的出路,不用再像他們一樣從事採蚵的辛苦工作。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胡朝欽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20/08/10
  • 媒體類型
    影片
  • 參考資料
    周樑楷,〈認識你自己:大家來寫村史與歷史意識的自覺〉,《當代》211(2005年3月)。 張弘毅,〈大家來寫都會史:理論的分析〉,「應用史學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2013年6月22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 洪勝湖,〈尋找番仔挖〉,收錄於《彰化縣二林區地方學》,彰化:二林社區大學,202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