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陳佛照

清朝竹山的大公街為當時布莊商家主要集中區,今日街道的熱鬧己不復往日,但仍看見當年的舊街風情。大公街為社寮早期開發的巷道,日治時期則為運輸甘蔗的主要幹道,因為建造輕便鐵道而成為重要的轉運站,也是當時最繁榮的市街。

從早期當地漢人移民族群分布來看,社寮是福建籍栘民的新天地,又以張、陳、莊三姓族人最多,清乾隆末年陳姓渡臺始祖為漳州南靖的陳佛照,生於乾隆24年(1759),當時他到社寮販賣雜貨,後來在社寮的渡船頭設立「正吉號」經營雜貨批發而致富。

直到嘉慶末年時,已頗有家財的陳佛照轉向經營土地墾拓事業,與當地業戶張天球共同合資開鑿隆恩圳,從此陳家世代務農,漸成社寮地區要人之一。自此只要提到社寮的開發,一定會有陳佛照和張天球,當年陳、張二人開圳致富變成大地主後,也熱心社會公益,如捐建南投市藍田書院或捐修彰化儒學等義行。

陳佛照於道光12年(1832)過世,享年73,留下公產3甲土地由後代輪流耕作,並由輪耕公田者負責該年祭祀等事宜。然而傳到後代子孫陳敬祥時,因其吸食鴉片散盡家財,幸賴其子陳克己勵經圖冶,繼承「正吉號」始漸趨平穩。日治時期陳克已經商發跡、家道中興,於1912年捐款興築陳佛照公廳,其對社寮地區的地方發展亦貢獻良多。

基本資訊

  • 生年月日/時期
    清朝乾隆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國籍
    清國
  • 撰寫者
    張凱惠
  • 卒年地點-緯度
    null
  • 卒年地點-經度
    null
  • 性別
  • 參考資料
    李奕興,《竹山地區林圯埔彩繪》,南投:南投縣竹山鎮公所,1998。 楊裕富,《竹山社寮地區傳統建築文化空間規劃設計報告書》,網址:http://teacher.yuntech.edu.tw/~yangyf/rp/cf2.html(瀏覽日期:2020年9月20日) 「竹山 社寮 陳佛照公廳」,時空旅人網誌,網址:https://blog.xuite.net/apex.cheng/wretch/117811726(瀏覽日期:2020年9月20日) 「宗祠古老多傾圯」,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南投縣震災專輯,網址:http://www.ntcc.gov.tw/921/96.htm(瀏覽日期:2020年9月20日)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