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是阿美族之南勢阿美亞群「南勢番」婦女頭頂陶製水甕之身影。
南勢番製陶不用模型,也不用輪子,他們掘起泥土,放在木槽中用石搗之,加水拌勻,一塊一塊堆疊上去,用手及水捏塑所需要的造型。製造的陶器不高,形狀像敘利亞及猶太人所製的,兩邊各有一個可執的耳朵,方便搬運或移動,他們常戴在頭上,若是空的就把它倒置,直徑大約六呎的口套在頭上,好像一頂帽子。平埔婦女常從井邊打水回家,每人頭上各頂一個陶製水甕,他們常戴在頭上談笑唱歌的回家。
陶器的用途差異,而有陶甗、陶甕、陶鍋、陶壺、陶碗、酒壺祭器、紡垂、捕魚重垂、陶偶等不相同的樣式與名稱。凡是婦女皆可擔任製陶師,傳統的製陶工作,都由女性來進行,男性並不參與。
參考書目:國立臺灣博物館編,《愛在馬偕:馬偕博士影像紀念輯》,國立臺灣博物館,2001;馬偕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前衛,2007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