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淡水大拜拜,殺豬祭拜佛像。
臺灣人在農業社會,有許多拜拜的大節日。要祭神做公共的祭祀,來償還平時積欠的神債。一般的情形,拜拜是輪流舉辦的,可以互相邀請,是禮尚往來。殺豬公拜拜,大多在像建醮那種較大的神明生日時的祭典才有。農曆的3月15日保生大帝生日時,大淡水區就分成9個地區,每年輪一個地區殺豬公來拜拜。一般而言,豬公都是自己養的,有時還要比賽大小,用重量比較的。將殺好的豬公擺在木架上,放在一塊空曠地方來比。除了請客外,還要分送豬公條仔給客人或親友。豬公條仔就是將豬公肉切成長條,有皮有肉,也有肥油。 馬偕博士(註1)曾目睹殺200隻豬公,4千多人參加的祭典。
註
註1: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生於1844年3月21日,卒於1901年6月2日。
參考書目:國立臺灣博物館編,《愛在馬偕:馬偕博士影像紀念輯》,國立臺灣博物館,2001;馬偕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前衛,2007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