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宜蘭平埔教會打馬煙教堂

照片為打馬煙教會信眾合影,拍攝年代不詳,馬偕亦不在畫面中。

打馬煙教會雖成立於1883年(清光緒9年)2月17日,不過馬偕早在1873年(清同治12年)10月22日便初次來到打馬煙(註1);但據馬偕手稿所述,打馬煙社的頭人阿督(A-Tok)並不歡迎馬偕,且不讓他進到社內。直到1882年(清光緒8年)12月馬偕來到番社頭(註2)拔牙治病、宣講福音,噶瑪蘭其他村社有許多人前來。而阿督由於患有牙疾,也在人群中,於是馬偕(註3)便幫他拔牙。因此,阿督感謝之餘,不僅歡迎馬偕入社傳教,1883年(清光緒9年)更獻出房舍,做為禮拜堂表示誠意。馬偕隨後派其學生陳能(註4)擔任打馬煙教會的傳道。

打馬煙也是馬偕出入宜蘭必經之地,但因頭城築港口後,影響海流流向,再加上颱風天災,打馬煙社地長期遭海水淹沒,後來打馬煙教會便慢慢沒落。

註1:打馬煙位於宜蘭縣頭城鎮沿海。

註2:番社頭位於宜蘭縣壯圍鄉。

註3: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生於1844年3月21日,卒於1901年6月2日。

註4:陳能,又名陳水龍,陳榮輝牧師之弟。

參考書目:〈聖徒腳蹤:尋找消失的打馬煙教會〉《論壇報副刊》2018.09.29;馬偕《馬偕手稿-台北的紀錄》,未刊行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撰寫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貢獻者
    相關人物
    馬偕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