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馬偕博士(註1)設計的新店教會禮拜堂。
1871年(清同治10年)馬偕來臺始傳道,1874年(清同治13年)於新店開始傳播福音,暫借高霞嫂處,設立佈道所,1883年(清光緒9年)以茅草、土牆砌成的新教堂落成,陳榮輝(註2)任傳道,劉寬任長老,對教會貢獻頗多,然在1884年(清光緒10年)清法戰爭(註3)中,教會被拆毀搶劫,數名教徒因而殉教,後得到劉銘傳巡撫(註4)撥款賠償,馬偕用此賠款重建教會,建造哥德式禮拜堂,建六層樓,細長尖塔高7至8呎,1886年(清光緒12年)竣工,但在1924年(大正13年)因颱風毀於洪水中,財產損失頗巨。但災後,信徒沒有灰心失意,更靠堅定的信心同心協力、鼓舞奉獻,於1927年(昭和2年)11月19日,進行竣工獻堂儀式。
註
註1: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生於1844年3月21日,卒於1901年6月2日。
註2:陳榮輝牧師,原名叫陳火,生於1851年,卒於1898年。
註3:清法戰爭,發生於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法國侵略清朝藩屬國越南之戰,最後訂定《中法新約》,清廷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及臺灣建省,劉銘傳為臺灣巡撫,大力推展現代化防務及新政,並積極籌建北洋水師。
註4:劉銘傳,清朝人,生於1836年9月7日,卒於1896年1月12日,清法戰爭後,被任命為臺灣建省後首任巡撫,推行各種現代化建設。
參考書目: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人光,2000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