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方澳教會

照片為1893年(清光緒19年)南方澳教會。

馬偕博士(註1)於1883年(清光緒9年)率領一批學生由淡水出發翻山越嶺,跋山涉水,來到噶瑪蘭平原最南端,抵達時,暮色已經籠罩大地,同時又大雨滂沱,想向人家借個地方過夜,但一連問了幾家,都吃了閉門羹。南方澳這個地方,馬偕博士曾經到過一次,村民嘲笑他,拒絕他的福音。現在再來,仍然沒有人理會他,甚至連一點同情心都沒有。馬偕一行人面臨進退維谷的問題:東去是洶湧的太平洋,北面是海港,南面是陡峭的岩壁,西面是生番的地區,而夜是這麼黑,而雨又下這麼大,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幸有村民收留馬偕一行人。1892年(清光緒18年)12月20日南方澳建立了教會,有很多人來信耶穌。有一次做禮拜時,馬偕博士在臺上講道,臺下有許多人流淚痛哭。這是因為他們想到暴風雨那一夜,他們不肯將自己的地方借給馬偕博士一行人歇宿,而橫著心,任憑主的僕人在雨中淋雨,他們覺得慚愧極了,所以流淚懺悔。

註1: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生於1844年3月21日,卒於1901年6月2日。

參考書目:國立臺灣博物館編,《愛在馬偕:馬偕博士影像紀念輯》,國立臺灣博物館,2001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撰寫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貢獻者
    相關人物
    馬偕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893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