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1907年(明治40年)淡水女學校開學典禮。
女學校前身為淡水女學堂,但因馬偕(註1)過世,一度停辦,1905年(明治38年)復校,由金仁理姑娘(註2)擔任校長。1907年(明治40年),馬偕博士兒子偕叡廉(註3)將「淡水女學堂」改為四年制的「淡水女學校」,1922年(大正11年)改名為「私立淡水女學院」;1937年(昭和12年)因應日本學制改為「私立淡水高等女學校」。1945年(昭和20年)8月再度改名為「淡水女子中學校」。1947年(民國36年),淡水女子中學與淡水中學校合併為一校,分為淡江中學女子部與男子部。1948年(民國37年)男女兩部又分開經營,1949年(民國38年),7月女子部正式改名為「純德女子中學」。1956年(民國45年)兩校再度合併,改制為「私立淡江高級中學」,分為男女生兩部,由陳泗治擔任合併後的淡江中學校長,隨著校舍整修和增建完成,又於1958年(民國47年)廢男女兩部。
註
註1: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生於1844年3月21日,卒於1901年6月2日。
註2:金仁理姑娘,Jane Kinney,生於1877年,卒於1965年。
註3:偕叡廉牧師,George William Mackay,為馬偕長子,生於1882年1月22日,卒於1963年7月20日。
參考書目:台北縣私立淡江高級中學,《淡江中學校史》,台北縣私立淡江高級中學,1997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