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北神學校在淡水復校

此照片為明有德(註1)任校長時期所攝,與台北神學校師生合影。照片左7著淺色西裝者為明有德,左4為戴仁壽醫師(註2)。背景建築為1875年(清光緒元年)馬偕博士所建的宣教士宿舍(註3)。

台北神學校為今「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前身,也是接續馬偕1882年(清光緒8年)所創設的牛津學堂(註4),承繼臺灣北部神學教育的殿堂。台北神學校是由吳威廉牧師(註5)所設計,1918年(大正7年)竣工,惟1925年(大正14年)因南北神學院合併之故,暫時停辦2年;學生由校長劉忠堅牧師(註6)帶領轉往南部神學院就讀。1926年(昭和元年)神學院合併之議因故破局,於是1927年(昭和2年)6月15日暫時停辦的台北神學校在淡水偕醫館復校,由明有德擔任校長,至1931年(昭和6年)再由孫雅各牧師(註7)接任。

戴仁壽醫師,加拿大人,1911年(明治44年)申請來臺,前往臺南新樓醫院協助馬雅各二世醫師(註8)。1914年(大正3年)接任新樓醫院院長,1918年(大正7年)返回英國,1923年(大正12年)又應加拿大宣教會之邀,回臺接任馬偕醫院院長。停辦6年的馬偕醫院在戴仁壽的領導下,業務蒸蒸日上。戴醫師對臺灣醫療方面的貢獻卓越,包括著有內外科看護學、成立「癩病專科診所」等,堪稱「臺灣癩病宣教之父」。

註1:明有德牧師,Hugh MacMillan,生於1892年7月24日,卒於1970年4月29日。

註2:戴仁壽醫生,George Gushue-Taylor,生於1882年12月6日,卒於1954年4月23日,綽號戴土公。

註3:宣教士宿舍,現為真理大學教士會館。

註4:牛津學堂,英文名Oxford College,漢名稱為「理學堂大書院」。

註5:吳威廉牧師,William Gauld,生於1861年2月25日,卒於1923年6月13日。

註6:劉忠堅牧師,Duncan MacLeod,生於1872年6月2日,卒於1957年7月28日。

註7:孫雅各牧師,James Ira Dickson,生於1900年2月23日,卒於1967年6月15日。

註8:馬雅各二世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 Jr.,生於1873年,卒於195l年。

參考書目: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編輯小組,《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1986;台灣神學院網站;蘇文魁,《戴仁壽和他的痲瘋病院》;潘稀祺,《台灣癩病宣教之父戴仁壽醫生》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撰寫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貢獻者
    相關人物
    明有德

    相關人物
    戴仁壽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