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稻埕教會

照片為1915年(大正4年)落成的大稻埕教會禮拜堂,前排右7身著淺色服裝者為獨資獻建此禮拜堂的李春生長老。

大稻埕教會前身的「大龍峒禮拜堂」設立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8月15日,該禮拜堂是由馬偕(註1)親自設計。1885年(清光緒11年)清法戰爭時,大龍峒禮拜堂遭毀,1886年(清光緒12年)10月重建後更名為「枋隙禮拜堂」(註2)。然因信眾逐年增加,1913年(大正2年)初,李春生長老提議獨資遷建禮拜堂,1915年(大正4年)落成,正式更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新禮拜堂建築宏偉、富麗堂皇,為當時全臺灣最美麗的禮拜堂。

李春生,1838年1月12日出生於廈門,1857年19歲時,任職廈門英商怡記洋行(Elles & Co.),開始從事洋貨茶葉貿易。1866年(清同治5年)受怡記洋行推薦來臺,至蘇格蘭茶商陶德(註3)所創設的淡水寶順洋行(Dent & Co.)擔任買辦,之後事業經營有成而致富。

李春生篤信耶穌基督,經陶德引薦而結識馬偕,並積極協助馬偕博士傳教。1901 年擔任大稻埕長老教會長老,有許多闡揚基督教義的著作,也因此有「臺灣第一位思想家」稱號。1924年(大正13年)逝世,享年88歲。

註1: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生於1844年3月21日,卒於1901年6月2日。

註2:枋隙教會的禮拜堂於1956年給大橋教會使用。

註3:陶德,John Dodd,生於1838年10月25日,卒於1907年7月15日。

參考書目:卓維煌撰 ,〈大稻埕教會設教120週年沿革史略〉,《大稻埕教會設教120週年特刊 1875-1995》,大稻埕長老教會,1997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撰寫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貢獻者
    相關人物
    李春生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15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