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1965年(民國54年)錫安教會禮拜堂全貌。
1957年(民國46年)信徒發起購買禮拜堂基地,會友熱烈響應於同年11月24日購買禮拜堂基地230坪,1958年(民國47年)成立興建聖殿籌備委員會,並請建築師設計禮拜堂。1960年(民國49年)傳道部派劉東輝為教會首任傳道師,劉傳道就任後認真牧會,後來因禮拜堂的建造改變計劃,與遷移他處等事件,會友漸生歧見。1961年(民國50年)教會內長老執事各執己見,結果聖殿未能建造。後來教會進一步分裂為二,但在神學生池漢鑾先生的幫助下,與會友靈性上的進步,隨後共定目標興建聖殿,並於1962年(民國51年)8月26日決議,建堂案依照原計劃進行,同年11月1日舉行奠基禮拜,隨即開工。1962年(民國51年)12月31日適逢主日,錫安教會遷入新禮拜堂,舉行首次感恩禮拜,教勢振興會友增加,教會再次申請派傳道師,1964年(民國)53年派莊懿禮傳道師前來牧養羊群,同年年底美南長老教會花翹奇牧師(註1)主領會幕佈道團舉行佈道會,並捐獻美金1千元,幫助錫安教會建堂之用,後又建四間主日學校舍,於1965年(民國54年)12月26日舉行錫安教會聖殿奉獻禮拜。這就是美麗的錫安教會禮拜堂外貌。
註
註1:花翹奇,George Alexander Hudson,生於1889年,卒於1966年。
參考書目:七星中會網站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